企业诚信建设离不开非公有制企业

2016-02-20 13:36     相关链接:11315品牌部    

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;国务院印发了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(2014-2020)》,综合推进政务诚信、商务诚信、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。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,加快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诚信建设,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
首先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。“十三五”规划建议强调,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,完善社会信用体系。这有利于增强社会诚信、促进社会互信、减少社会矛盾,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举措,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。改革开放30多年来,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,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。截至2015年10月底,私营企业达到1800万家,个体工商户超过5285万,从业人员2.73亿,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超过60%的GDP和50%的税收,提供了80%的城镇就业和90%的新增就业岗位。可以说,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与非公有制企业有着千丝万缕、不可分割的联系。非公有制企业的诚信状况,对经济发展、社会稳定、民生改善具有重要影响,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。

其次,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必然要求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,也是信用经济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、降低交易成本、防范经济风险,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、简政放权的必要条件。非公有制企业数量众多、涉及面广,是最活跃的市场经济主体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要求必须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诚信建设。

最后,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要求。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、加快转型升级、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。企业创新驱动、转型升级,既包括技术创新、营销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等,也包括管理创新、企业文化创新。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,诚信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,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。企业要打造百年老店,不仅取决于经营能力,更取决于诚信程度。许多企业通过加强内部诚信管理制度建设,在生产经营中恪守诚信,不断积累良好的企业信誉。但也有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存在法治观念淡薄、契约精神缺乏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诚信缺失问题,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。


分享到:

上一篇:  从哈尔滨“天价鱼”看企业诚信
下一篇:  企业诚信建设的六点注意事项

评论

绿盾在线
×
=合作留言=
绿盾业务合作
×
  • 马先生
    15652211315
  • 黄先生
    15652011315